回民区环河街街道阿吉拉沁社区:红网格 微治理

回民区环河街街道阿吉拉沁社区:红网格 微治理

发布时间:2024-10-24 15:59:29 来源:《社区》2024-10(上) 责任编辑:
分享到:

办好群众身边每件“小事”,推动基层治理这件“大事”。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环河街街道阿吉拉沁社区一直着力于拓宽基层治理微阵地和提升服务群众精细度,充分发挥社区党委和在职党员的引领作用,彰显“红”特色,推动“红网格”基层治理微阵地建设,打造温情共融的和谐社区。

党建+网格彰显“红”特色

阿吉拉沁社区共有13个居民小区,52栋楼宇,184个单元,居民3329户7056人,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将辖区划分为11个居民网格和1个乌兰夫纪念馆专属网格。社区党委首先将党支部建在小区,方便党员在家门口发挥作用,并成立12个网格党小组,实现网格与网格党小组一一对应,同时聘请王永强、王润表等在职党员为“名誉书记”,将“红色活力”注入基层网格,发挥共建共治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红网格”基层治理微阵地。

打造综合治理智慧调度线上平台,建立网格调度中心阵地,对每一个居民网格实施动态化、精细化和全方位的管理。建立“线上线下”巡逻机制,加大对辖区市场商铺、小区重点区域、背街小巷的实时监控,实现需求在网格发现、隐患在网格排查、矛盾在网格化解、服务在网格开展。

全面提升“红网格”业务服务能力,充分利用“小”网格发挥基层治理“大”效能。始终坚持“三必到、五必访”的工作方法、落实“四百五亮”的工作要求、践行群众工作“十法十讲”的工作指导。阿吉拉沁社区“红网格”基层治理微阵地凝聚网格之力,集众力汇众智,为辖区内居民群众解决了不少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党建+网格体现“治”成效

我为群众解忧愁,做好群众暖心人。阿吉拉沁社区网格员始终坚持“三必到、五必访”的工作方法,对辖区困难家庭、特殊家庭、居民纠纷等情况进行跟进,通过日常摸排了解群众急难愁盼。主动扎根居民群众中,耳听八方聚群众所需,眼观六路集群众所想。“真的太感谢你们了,社区网格员帮助我们做通了20多户邻居的工作,请大家共同出资做房顶油毡,彻底解决咱们老旧小区楼顶漏雨的问题。”金富小区2号楼的王阿姨向阿吉拉沁社区赠送锦旗并拉着网格员的手一遍遍感谢。今年入春,王阿姨楼上房顶油毡被大风吹毁,进入雨季就存在家里漏雨的情况,他们向社区网格员寻求帮助,网格员申瑞霞了解到王阿姨的急难问题后第一时间向社区反馈情况并寻求解决办法。在社区的建议下,由网格员带领六楼的居民代表共同开始人户向楼下的邻居做沟通解释工作。在网格员挨家挨户细心解释和沟通后,4个单元的24户居民筹集费用,仅用不到两周的时间就铺好了楼顶的新油毡。

我为辖区保平安,做好群众“微警务”。阿吉拉沁社区网格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深刻含义,始终牢记自身职责,以服务好居民群众为己任,用网格“微力量”化身“微警务",筑牢辖区居民群众的安全防线,激活社区创稳细胞,打造平安社区。网格员马志婕是社区的“红人”,居民都夸“小马真勇敢,值得大家学习"。6月13日,马志婕在路边巡查时发现有一位居民摔倒在地意识模糊,周边群众围在一起,紧急时刻她发现大伙做心肺复苏的动作不标准,就急忙撸起袖子开展心肺复苏并指导其他居民,一直等到120救护车到达。她的行为被路过的居民拍成短视频上了地区热搜,一时成了居民眼中的“模范标兵”,网格里的居民见到她都纷纷竖起大拇指。

我为老人送温暖,成为老人好儿女。阿吉拉沁社区聚焦辖区“为老服务”,为老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为辖区老年人营造温馨幸福的晚年生活。网格员们充分发挥群众基础,通过与老人在小区公园拉家常,上门慰问帮扶、打扫卫生等方式,摸排辖区老年人家庭组成结构、生活方式、基础疾病等情况,针对不同老人的家庭情况,为老服务送温暖,做老人的“贴心儿女”。

“你们都是我的好孙女好女儿,谢谢你们。”水岸人家小区有一位年过七旬的王奶奶,长年独居而且收入微薄,前些年老伴和女儿同年离世给她造成很大打击,经常一个人以泪洗面,生活也较为困难。在了解老人的实际情况后,网格员金利芳经常入户询问和关心,把老人情况向社区反映,并协助老人申请低保,通过两个月的努力,老人低保有了着落。网格员还邀请老人参与社区的各类活动,老人的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好。

阿吉拉沁社区通过党建引领网格微治理阵地建设,充分发挥“红网格微治理”基层触角优势,持续做好对辖区居民的关注关心关爱服务,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微信

微博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