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区迎新路街道团结小区社区: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提升社区精细化服务水平
新城区迎新路街道办事处团结小区社区坚持强化党建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在加强队伍建设、优化管理体制、推动社区文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满足群众需求,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党建引领 拓展民需服务新体系
团结小区社区党委下设3个党支部和12个综治网格,共有15位社区干部协助网格员开展工作,53名党员协助62名楼栋长、197名单元长,为辖区居民提供精准服务,提升为民服务能力,紧紧围绕“四个建立”,全面提升服务群众能力。一是建立服务各族居民的议事机制。社区依托“石榴籽”议事厅,发现群众所需,化解邻里矛盾,将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二是建立服务各族居民的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依托服务大厅设14个窗口,提供包括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社会救助等33个服务事项,为各族居民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三是建立了社区流动人口“三必清、三必谈、三必帮”长效服务工作法,设立“移动石榴籽议事厅”,进一步将流动人口纳入社区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并通过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的方式,积极鼓励各族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区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四是建立服务各族居民的石榴同心志愿服队。整合“啄木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红十字会“仁爱妈妈”志愿者服务队等8支志愿服务队资源,构建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宣传队、为民解忧的暖心服务队、文明城市创建的突击队、市域社会治理的骨干队、传播先进文化的展示队,积极主动为各族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以人为本 搭建民需服务新阵地
团结小区社区始终以不断优化居民的民生需求为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抓,切实让居民群众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数字化”,社区不断完善网格“智治”支撑,充分利用人房关联系统、政通青城APP等大数据系统,整合各部门常用信息数据,完善居民个人信息,建立电子户卡,着重对辖区党员、流动人口、重点人员等进行重点标注,实现动态更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时时更。“迭代化”,社区坚持以“新”换“心”,先后两次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更换了水电暖等基础管网,修建了小区道路,改观了小区面貌、改善了房屋功能、改造了基础设施、改优了居住环境。“重点化”,社区时刻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建成建筑面积1100平米的康养中心,设置了为老餐厅、日间照料室、康养理疗、心理咨询室、棋牌室等集康养与娱乐为一体的12个功能室,切实为居民提供身体健康与心灵健康的全方位养老服务。
红色代办 提升民需服务新效能
依托综合服务内容,团结小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立党员代办服务队,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化“红色代办”服务,延伸服务触角,为辖区居民提供贴心便利的服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为老百姓解决问题,通过微信、电话等工具向代办员“点单”,代办员接单后上门服务,包括对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办理水电气费代交,生活物资的购买,年审认证,高龄津贴认证,社保核验等多方面服务内容,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让代办员和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
志愿服务 培育民需服务新风尚
以志愿服务为依托,整合资源,构建街道、社区、社会团体三级志愿服务矩阵,统筹整合居家养老、科普服务、理论宣讲、文体活动、健康义诊等八支志愿服务队伍,通过“点单—接单”模式,广泛开展理论政策宣讲、科学普及、医疗健康、法律宣传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依托大品牌志愿服务团队呼和浩特市红十字“仁爱妈妈”志愿服务工作队、“金冠艺术联合会”学生公益团队、内蒙古七色阳光公益联盟等志愿服务团队,打造了“啄木鸟在行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项目,推出“践行垃圾分类 倡导绿色生活”、“花样五彩绳 浓浓端午情”等多项实践活动。同时,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实现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开展到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塑造既立足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又富有现代志愿精神的志愿者队伍,实现精神文明建设全方位发展。
今后的工作中, 团结小区社区党委将继续探索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通过推行“一站一网一会一单一队”工作法,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促进各族群众生活融合、思想融合、感情融和、心理融合。把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更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精细化服务效能,推动党组织延伸到网格、小区,充分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机制,努力打造和谐稳定的社区“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