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区东街街道:用三原底色绘就基层治理七彩画卷
三原色是指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三种基本颜色,分别为红、绿、蓝,我们通常可以通过三原色混合出所有的颜色。三原色既是色彩的基本色,更是东街街道基层治理的幸福“底色”。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东街街道积极探索创新,用红色先锋、绿色便民、蓝色为老这三根“绣花针”,串起基层治理“千条线”,从小处着眼、在细处入心,解开基层善治“密码锁”。
红色先锋,聚焦党建引领
东街街道强化党建引领,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党员干部—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先锋队,“红马甲”成了居民贴心人。孤寡老人日常照料、未成年人课后陪伴、老旧小区跑冒滴漏、供暖情况的查看摸排都是这些“红马甲”牵肠挂肚的大事。
北方的冬天较为寒冷供热初期,为确保辖区居民温暖过冬,东街街道各社区主动落实责任,开展“送温暖心”活动,街道干部职工、社区网格员、党员志愿者身穿“红马甲”入户了解居民家中冷暖情况,为居民协调解决暖气不热等诸多问题共计308件,为平房困难居民维修,更换供暖设备26件,用辛苦温暖了辖区居民的心,将供热服务最后一米逐步打通,全面提升了供热服务水平,确保居民群众温暖过冬。煤勘小区2号楼的关大爷由于家中暖气不热影响生活主动向组织寻求帮助,老缸房社区的红马甲队伍随即进行了入户走访工作,主动送暖上门。通过地沟内主管道排气,入户更换锈死阀门,现场指导关大爷如何操作相关阀门,一套流程下来关大爷家中暖气热了起来,口中直说“暖身又暖心呐!谢谢大家了”。
红色党员先锋队不仅关注居民日常的困难问题,还对辖区内的特殊群体和重点家庭给予更多关注和关爱。党委社区每月不定期开展“唐亦有翼,走进唐氏综合征儿童”关爱唐宝宝志愿服务活动。党员志愿者们通过每周一课堂帮助“唐宝宝”制作纸皮袋手工作品、汉服拼图作品、讲述爱国故事等活动开发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增进社会对他们的了解,从而向社会宣传,让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唐氏症患者,让温暖在邻里间蔓延,也让“人民至上”的底色更加鲜红。
绿色便民,建立惠民“通道”
以“绿色便民”建设智慧街道。东街街道致力于打造便民惠民的“绿色通道”,方便居民生活。街道整合盘活辖区资源,依托微信小程序,组织辖区阅立方素养中心、居然之家、东鸽电器,金牛市场、西门子电器等多家企业,打造了集教育培训、商场家电、建材家居为一体的“异业联盟”促销平台,辖区居民通过平台办理“惠民卡”,在线下门店出示会员码,即可享用平台商家的各类优惠。“异业联盟”促销平台的成功上线,为辖区居民和企业“牵线搭桥”,不仅为居民提供多种优惠,还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此外,东库街社区还创新性推出“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志愿者接单”的订单式服务模式,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利民社区针对行动不便老年人推出了社区团购APP,蔬菜水果米面粮油及日常生活用品价格低廉,由老人、子女在线上购买后采取送货上门或上门取货的方式配送,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统一售后。东街街道统筹各域资源,为居民生活打通“绿色通道”,让居民零距离感受家门口的“小幸福”。
蓝色为老,营造养老“幸福圈”
以“蓝色为老”引领养老风尚。东街街道聚焦辖区老年人养老需求,持续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用真心与行动为辖区老年人撑起一片“蓝天”。利民社区联合内蒙古暖夕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采用“康养+医养”模式,为辖区独居老人、孤寡老人、病人家庭提供短期照顾的服务项目并推出低于市场价的保姆服务,组织辖区老年人前往哈素海、敕勒川草原、红召九龙湾等地开展“家庭式自助游”,为辖区老年人发放智能定位手环,用于监测老年人的生命体征、提供24小时监测服务。老缸房社区围绕医疗康养、生活护理、家政服务、旅游研学、文化娱乐等方面,着力打造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的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健康义诊、体检、上门问诊、定期打扫等优质服务,针对老年群体兴趣爱好,组织各类主题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街道通过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养老服务“幸福圈”。
东街街道将继续按照“三原底色”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基层社区治理的新途径新方法,提升社区治理工作效能,实现“零距离”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打造居民家门口的“七彩幸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