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区呼伦贝尔北路街道喜悦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一体三色六面” 构建喜乐无忧、悦享生活的基层治理综合服务体
新城区呼伦贝尔北路街道喜悦社区是集金融、医疗、卫生、教育、商贸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型社区。今年以来,喜悦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以“喜乐无忧,悦享生活”为理念,积极打造“一体三色六面”的基层治理综合服务体,探索形成饿了能就餐、累了能歇脚、休息有书读、办事有保障、困难能协调的“社区+商圈”商居综合体。
构建社区服务综合体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聚焦居民需求,立足辖区资源,配备建设健身活动室、文化活动室、未成年人活动室、矛盾调解中心、理论宣讲室等5大服务功能区,定期开展健康体育知识讲座、反诈宣传、消防培训等集体活动,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以“一窗”办“百事”为切入点,建立“综合窗口”+“特色服务”政务服务机制,综合办理党员关系转接、退役军人服务、人民调解服务等事项。对特殊群体还增设帮办代办、预约上门等服务。同时,“综合服务窗口”根据居民的需求、年龄、身份、办理业务形成“喜悦信息库”链接匹配政策,按照居民实际需求匹配专属个性化服务。
党建引领“幸福红”
“悦居”“悦享”情谊融
建强社区“大党委。”社区党委按照“党建引领、组团服务、共建共享”的原则,先后将中国广电内蒙古网络电视有限公司、新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维多利喜悦汇等17家单位纳入“大党委”成员,实行成员单位“双月轮值”制度,建立资源需求项目清单,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公示成员单位完成项目成效。同时,以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共划分17个网格,强化“1+1+N”网格力量配备,每个网格选优配强1名小区网格长,1名热心居民、党员中心户、社区人才等N种志愿力量参与网格治理,协助开展议事协商、调解矛盾纠纷等工作,实现网格精细化管理。
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建立由社区干部、居民代表、中共党员组成的“红色物业”管理委员会。每月定期开展“红色维修日”,邀请专业维修团队为居民提供地垫清理、水电维修、门窗修理等服务。同时,物管会通过日常走访,建立“喜悦关爱台账”,积极动员辖区驻区单位、共建单位的在职党员、辖区商户工作人员、小区楼栋长、单元长等构成喜悦联动志愿团定期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如打扫卫生、陪伴聊天等,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通过“红色物管会+物业+居民代表+网格员”工作模式,实现了小区从“弃管”向“齐管”、从“无管”向“物管”的转变。
喜悦安康“青春绿”
“悦动”“悦听”活力源
社区以居民需求为宗旨,打造喜悦特色文化品牌,招募居民100余人组建“常青树喜悦艺术团、北辰喜悦艺术团”等队伍,建设社区喜悦舞蹈室、健身活动室、文化活动室等功能室,因地制宜打造“喜悦有你”特色文艺项目,定期开展广场舞、大合唱、旗袍秀、二人台等文艺演出50余场。同时,对接呼和浩特市体育局相关资源每周三组织不同主题的健康文体活动,如健身操、八段锦、乒乓球教程等课程,邀请专业的教练进行现场指导,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增强身体素质;适时举办趣味运动会,设置适合不同年龄段居民参与的运动项目,如轮滑、投壶、旱地冰壶比赛等,增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
昂扬奋进“梦想蓝”
“悦联”“悦心”幸福湾
社区聚焦辖区居民多元需求,积极对接内蒙古老年开放大学、内蒙古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常青树工作室等,发挥志愿者专长,建立结对机制,为辖区居民开展“喜悦”特色服务20余场。聚焦“老有所养”,喜悦社区引进养老服务中心,有针对性的为周边老年人提供老年助餐、文化娱乐、健康课堂、艺术教育、养老照料、运动健身、中西医诊疗等为老服务项目,让养老服务更加个性化、精准化。
同时培养社工“全科人才”,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观摩学习和探讨学习的方式,提升社工的综合能力,逐渐熟练掌握社区各项业务,努力实现一窗受理的全科型社工服务队伍。通过“喜悦居民议事会”解决邻里纠纷、管道堵塞、小区物业服务等问题,让有事好商量成为喜悦人的共识,初步建立起了以“共建”促“善治”社区治理新格局。
下一步,喜悦社区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化推广“一体三色六面”基层服务综合体,抓治理优服务、抓机制强联动,为基层社会治理打出强劲有力的“组合拳”,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