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区环河街街道巴彦淖尔南路社区创新“三色”网格工作法 以“网格之智”夯实“基层善治”
回民区环河街街道巴彦淖尔南路社区不断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形成擦亮红色底色(党建为核心),提升绿色成色(环保为活力),增添蓝色亮色(执法为抓手)的“三色”治理新模式。探索出一条网格特色化、治理精细化、服务全方位的工作道路,让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以“网格红”激活“全域红”
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
建好“红色队伍”为基层治理“强筋”
巴彦淖尔南路社区党委推动党建网格与治理网格并网融合,通过“党小组建在网格上,党员扎根网格内,党建覆盖全网格”的方式,通过党员包户走访,带动党员全力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社区党委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围绕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等方面开展清洁小区环境,整治居民乱堆乱放现象等活动,运用辖区党员人熟地熟的优势在网格内开展“党员讲给群众听”主题政策宣传。以党员队伍的一抹“志愿红”带动整个社区的大文明。
用好“红色阵地”为基层治理“壮骨”
社区本着“办公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形成红色网格议事厅、党员之家等多个便民平台。依托红色网格议事厅及党员之家,社区党委积极吸纳民众智慧,凝聚党员群众力量,拓宽了社区治理的视野与思路。同时健全“驻区单位、共建单位、包联单位、业委会(物管会)”四方组织体系,形成管理体制一张网,统筹协调一盘棋,实现“社区党建共商、社区事务共管、社区难题共解、社区资源共享、社区文明共创”,业委会及物管会成员分工明确,像一个个“红色细胞”,深入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带动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全“网格绿”奔赴“生态绿”
开启环境保护新篇章
全“绿”以赴,保护环境
社区网格员化身大气污染防治的“守护者”,对辖区内的平房住户进行每日走访,每走访一次,都会耐心的向居民讲解燃煤散烧的危害,讲解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性,关心平房区困难居民的生活情况。通过燃煤散烧排查工作,提高了居民的环保意识,营造了全民共同参与大气防治的良好氛围,为居民创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活环境。
“圾”时分类,绿色同行
社区不断优化“网格+环保”建设,集中开展垃圾分类培训教育,提升网格化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精准度,提高专职网格员的业务水平。针对不同类型的小区、商铺等场所,社区网格员变换多种宣传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图文并茂的宣传页,让居民更加直观的了解垃圾分类的标准和操作流程,进一步将“低碳、绿色、环保”理念入居民脑,进群众心,为创建绿色家园跑出“网格速度”。
以“网格蓝”融合“执法蓝”
绘就平安建设新风景
“网格+执法”组织融合,共画精细管理“同心圆”
社区将综合执法与网格化监督深度融合,把涉及矛盾化解、应急消防等“多条线”融合到“一张网”中,发挥出兼职网格员与专职网格员的最大工作合力。网格员与执法人员搭档,将网格员摸排走访优势和执法队伍执法管理职能相结合,对辖区私搭乱建、飞线充电、杂物堆放、矛盾纠纷等情况开展联动处置,实现网格员柔性劝导和执法人员刚性执法的最佳平衡,全面推动社区精细化管理、闭环式整改水平迈向新的台阶。
“网格+义警”服务融合,拓宽群防群治“新半径”
在巴彦淖尔南路社区,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个身着蓝色马甲、佩戴红袖标的群众在小区内巡逻防控、排查安全隐患、监督施工安全、宣传法律知识,他们是由辖区物业管理人员、老党员、退休民警组成的“青城义警”队伍。社区民辅警也自觉发挥“火车头”作用,带领“义警”队伍每周巡逻一次,对九小场所及人员密集场所加大巡逻密度和频率,实现群防群治、联动协作。
社区将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支撑,不断分析综合网格诉求、优化服务方式,结合“四百五亮”行动,全面推动党组织体系沿网格架构向下延伸,深度做实“多格合一”,将网格打造成基层治理的前哨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