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 从“社区治理”到“小区治理”
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对城市基层治理提出新的要求。近年以来,回民区海西路街道工农兵路社区紧盯小区这个群众居住生活的基本单元,探索基层治理重心从“社区治理”向“小区治理”延伸,全力推动党的组织建到小区、党群议事开在小区、难点问题解在小区,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不断提升小区治理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织密组织体系——一小区一组织
回民区海西路街道工农兵路社区位于海西路与工农兵路十字路口西南角办公楼三楼,辖区总面积0.8平方公里,现有居民1265户2612
按照“便于党员开展活动、便于群众参与议事、便于社区领导治理”的原则,全面调整优化小区(片区)党组织设置,住宅小区按照“一小区一组织”,开放小区和独立楼栋整合为一个片区,实现小区党组织全覆盖。工农兵路社区树立一切工作到小区的治理理念,不断加强小区党组织力量配备,不断建强“社区党总支书记+网格指导员+网格长+网格员”的小区治理队伍。
做优自治机制——搭建党群议事平台
“感谢社区为我们清扫小区内环境卫生”“以前我们小区里总是乱糟糟的,因为没有物业,小区内卫生堪忧”……近日,工农兵路社区昌盛东小区的居民高兴地谈论着身边的变化。这是小区党组织开展“议事厅”活动以来,小区治理水平提升的一个缩影。
群众利益无小事,工农兵路社区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拓宽渠道、创新形式,充分激发群众参与小区治理的热情,在社区搭建“议事厅”党群议事平台,群众常态化参与党群议事,对街道、社区的工作更理解、更配合了。凛冬来临,每当下雪后,辖区内积雪总是会为居民出行带来严重困扰。社区工作人员和辖区志愿者本着“以雪为令,即下即清”原则,清理小区内积雪,保障居民正常出行。
将“服务对象”变为“工作力量”,工农兵路社区坚持引导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持续培育孵化党员志愿组织、群众性活动组织,在小区成立志愿服务队、党员先锋队,常态化为小区居民提供治安巡逻义务扫雪等志愿服务。
聚焦难点问题——蓝色小管家上门服务
工农兵路社区全面推行“有事专找小管家”工作法,每名蓝色小管家也就是我们的网格员,她们身穿蓝色小马甲,走街串巷在我们的辖区内,联系服务自己所负责的居民,根据每户家庭情况和实际需求,明确日访户、周访户、月访户,针对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8类特殊群体常态开展敲门行动”,用暖心服务换取群众舒心体验。网格员化身“贴心儿女”,开展关爱独居老人慰问活动,围绕生活照料、心理护理、困难帮扶、健康保健等方面,着力解决好独居老人的实际困难,为老人送去关怀和温暖。走访活动中,网格员仔细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及生活情况,叮嘱老人换季注意保暖。并仔细检查了老人家中是否存在用气、用火、用电等安全隐患,帮助解决老人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此同时,还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的家务事,为老人手把手教学电子产品使用,为老人生活提供帮助,老人们都乐开怀。
“关爱空巢独居老人,是我们网格员应尽的义务。每月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和老人一起拉家常,当老人们的“贴心儿女”,认真做好老年人服务工作,让老年人切实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让敬老、爱老、尊老的传统美德在网格里传承。”“我们开展入户走访,帮助大家解决问题诉求,群众也真的把我当成了亲人,很有成就感!”网格员说道。
下一步,该社区将党建目标管理工作与日常干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党的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广大党员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激发广大党员的积极性,推动工农兵路社区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