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区环河街司法所、派出所、县府街社区共同调解一起邻里纠纷
3月4日,回民区环河街司法所、派出所、县府街社区联合调解了一起因上下楼噪声问题引发的邻里纠纷。
该纠纷发生于县府街广厦小区。经核实,楼上住户因家庭人口较多,日常活动较为频繁,走动时产生较大声响,对楼下住户正常生活造成显著影响。特别是在休息时间,噪声致使楼下住户难以静心休息,精神状态不佳。虽经多次协商,希望对方能注意控制并尽量减少噪声,楼上住户虽表示理解但因客观条件限制难以完全避免噪音产生,双方矛盾逐步升级,最终由楼下住户向社区提出调解申请。
接到求助后,环河街司法所、派出所及县府街社区的工作人员迅速成立调解小组。司法所工作人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相邻关系的法律条文,明确界定双方权利义务:楼上住户有义务采取合理措施减少噪声对楼下邻居的干扰,楼下住户也应通过合理合法途径解决问题。社区工作人员从构建和谐社区角度出发,引导双方进行换位思考。环河街派出所民警则强调维护社区治安秩序的重要性,警示矛盾激化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三方共同提出具体整改建议,包括使用静音鞋具、铺设隔音地垫等。
经过调解小组多轮耐心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共识:楼上住户承诺在休息时间尽量避免产生较大噪音,并尽快落实各项降噪措施。楼下住户也考虑到楼上住户下班较晚等特殊情况,愿意给予一定观察期,承诺今后将保持良好沟通,共同维护邻里关系。
对于邻里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邻关系处理规则,邻里纠纷解决应优先适用法定协商程序。针对生活噪音等一般性矛盾,推荐由社区调解组织实施专业性调解,既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依法实现,又维护相邻关系的和谐稳定。
下一步,环河街街道将深入推进 "枫桥经验" 基层治理实践创新,着力构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体系,通过强化源头治理降低纠纷发生率。同时,注重调解成果的转化应用,为同类纠纷提供可复制的解决范式,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