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解纷端口 平息借贷风波
和林格尔县人民法院驻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解纷团队成功化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指示精神,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社会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再上新水平。和林格尔县人民法院入驻和林格尔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采用选派法官+助理+调解员的团队入驻模式,成功调解了一起颇具代表性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以高效且柔性的司法手段,为当事人化解了矛盾,彰显了司法为民的深刻理念,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增添了一份积极力量 。
案情经过
于某出于朋友间的信任,将21000元借给了王某。然而,还款期限已过许久,王某却迟迟没有还款。于某多次催促,起初王某还会给出各种解释,时间一长,两人的沟通逐渐变得不愉快,矛盾也随之升级。无奈之下,于某只能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向和林格尔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案件受理后,和林格尔县人民法院综合考虑双方的诉求以及案件的实际情况,决定优先推送至和林格尔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尝试调解。毕竟调解不仅能快速解决纠纷,还能最大程度修复当事人之间的关系,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
调解经过
驻和林格尔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特邀调解员收到案件后,并没有急于给出解决方案,而是分别与双方当事人耐心交谈,让他们充分表达内心的想法和委屈,认真倾听每一个细节和诉求。在这个过程中,调解员敏锐地察觉到,双方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只是缺乏有效的沟通和理解。随后,调解员开始引导双方当事人换位思考。同时针对借款金额、利息以及还款时间等具有争议性问题,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详细地为双方进行讲解。让双方清晰地了解在法律框架下,各自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让双方明白僵持下去对彼此都没有好处,只有互相让步,达成和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终于,在调解员的不懈努力下,双方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王某承诺会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方式分期偿还借款,于某也表示愿意放弃部分利息诉求,给予王某一定的缓冲时间。当双方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的那一刻,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瞬间消散,两人甚至还相视一笑,握手言和,多年的情谊似乎也在这一刻得到了修复。
此次调解的成功,不仅让双方从纠纷的泥沼中解脱出来,更避免了冗长诉讼程序给双方带来的时间、精力和经济上的巨大损耗。如果案件进入诉讼阶段,双方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准备证据、参加庭审,还可能面临聘请律师等额外费用。而和林格尔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调解以其高效、便捷、低成本的优势,完美地化解了这场纠纷,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以和为贵,化干戈为玉帛,这不仅仅是法律公正的胜利,更是社会和谐的生动体现。
和林格尔县人民法院在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综治协调下,始终坚持工作推进与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相结合、司法保障与社会参与相结合、问题导向与调解为先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把诉调对接的“调”再向前延伸,坚持“调解优先、应调尽调”的原则。在和林格尔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设置了诉调对接工作室、速裁法庭等,指导和开展矛盾调解、司法确认等工作,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提供司法保障,为当事人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满足当事人多元化纠纷解决需求,有效降低当事人解决矛盾的成本。接下来,和林格尔县人民法院将不断创新和发展“枫桥经验”,整合调解资源,发挥社会力量,助力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实战化运行,携手绘就非诉纠纷多元化解的靓丽“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