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治”入“微”:以“铁三角”工作机制激活基层治理新活力

细“治”入“微”:以“铁三角”工作机制激活基层治理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5-03-28 11:22:41 来源:新城区锡林郭勒北路街道 责任编辑:
分享到:

新城区锡林郭勒北路街道中山社区现有居民3029户,6750余人,其中低保21人,残疾人127人,60岁以上老人1717人。辖区内老年人和弱势群体多、流动人口多,人员构成复杂,居民诉求多元,为进一步提高精准管理与精细服务水平,中山社区依托“铁三角”工作机制,形成基层微治理新格局。

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响应号召

近年来,中山社区探索形成点线面有机融合的“三维立体”党建模式——以中山社区党委为核心点,以水利厅小区、二中小区、碧玉小区3个网格党支部为主线,以“非公党支部”、“万景红色物业党支部”等辖区包联共建的32个党支部为支撑面,涵盖了各级在职党员和社区志愿者,以三个维度的合力开展工作。

中山社区积极响应上级党组织号召,于3月18日召开全面推行“铁三角”微治理工作安排部署会,社区党委书记主持会议,社区全体干部、网格员参会,共同探索“党小组+网格员+单元长”基层微治理铁三角工作机制。会上阐释了“铁三角”机制的内涵和工作流程,对于辖区发现的问题由网格党支部研究并提出处理意见,自治问题由物管会或业委会处理落实,公共事务和无力处置的问题由社区党组织上报街道,同时社区吹哨,各部门应哨,协同多方力量形成治理合力。

完善组织架构,实现党组织全覆盖

中山社区从健全“铁三角”组织架构入手,进一步将党建引领和网格治理相融合,继续延伸基层治理触角,确保党组织的全面覆盖,在网格党支部的基础上,将“双报到”在职党员和党性强、责任心重、群众基础好的党员任为党小组成员,以自治力量充实基础网格。部署会后,网格长带头完善基础信息台账,及时完成楼栋长、单元长信息更新,并明确其职责,确保“有人管事、有章理事”。现有6个党小组,81名楼栋长、234名单元长。同时将居民骨干纳入治理体系,推动成立物管会,网格党支部与物管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网格党支部指导物管会工作,并形成有效监督。

健全机制保障,激发为民新活力

中山社区一方面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分别在中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水利厅党群服务中心和碧玉小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红色驿站”,设置“红骑兵”标牌,公示网格员服务电话、微信、巡逻时间及服务内容,利用数量多、覆盖广的标牌,提高居民对网格员的知晓率、熟悉度。按照“串点成链、聚链成圈”的理念,深化拓展服务阵地,使“红色驿站”服务范围辐射整个辖区,确保“助民”无死角。

另一方面为将网格化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每家每户,成立“网格红骑兵”队伍,“骑兵们”充分发挥走街串巷、联通万家的独特优势,便捷、快速地骑着电动车穿梭在辖区的每一个角落,“红骑兵队伍”贯彻靶向服务,通过“线下+线上”双线并行的方式统一收集居民诉求,以订单派送形式,由网格员接单,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为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社区制定明确了单元长(片长)工作职责矛盾化解流程图,单元长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三熟”优势,充分调动辖区居民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治理、共享治理成果。

用活“铁三角”机制,让基层由之前的“社会管理”变为“社会微治理”,由“单项治理”变为“三项互动”,由“一元单治”变为“多元共治”。下一步,中山社区将继续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基层自治组织、协商议事组织、小区物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社会公益组织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微信

微博

顶部